高台县纪委监委立足纪检监察职责,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打通监督“最后一米”,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人员+机制”,让监督力量“强”起来。一是在人员力量上做加法。选优配强镇纪检监察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力量,开展镇纪委书记每月一主题经验交流、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月走访活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定期向镇纪委报告工作和跟班学习、参与实战监督等全覆盖立体式培训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思想负担上做减法。探索建立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加大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力度,申请财政经费20余万元专项保障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误工补贴,解决其后顾之忧。三是在工作机制上做乘法。纵向上,建立“县级牵头抓总组织推动、乡镇主导主干具体落实、村级协作补充协助配合”的组织架构,全面构建上下贯通、统筹联动监督网络;横向上,向党委借势、向部门借力,用好“1+X”监督机制,实施“四个提级”和“并联式”监督,做到重大事项提级报告、重大问题线索提级核查、村级党组织提级巡察、“三资”管理提级监督,重点监督事项一体谋划、并联推进等。
“监督+治理”,让整治“微腐败”“实”起来。一是紧盯责任落实。推行镇纪委监督任务“一月一清单”,建立监督工作“亮监督、晒数据、比成效,月通报、季评价、末尾约谈”制度,推动压实监督责任,提升监督工作质效。二是紧盯“微权力”运行。充分发挥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近距离监督优势,督促梳理村级“三重一大”等具体内容、绘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深化“三务”公开监督、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促进村级权力规范运行。三是紧盯基层“微腐败”。开展护航乡村振兴“1+3+N”专项整治,严惩项目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玉米制种基地劳务费管理、农村土地流转费发放等领域“蚁腐”“歪风”问题,织密基层微权力运行“监督网”。
“廉洁+文化”,让乡风民风“淳”起来。一是注重文化内涵,打造“清廉村居”清风阵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以乡村建设示范村镇创建和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为抓手,打造“一镇一品”廉洁文化品牌,通过美化自然景观、丰富廉洁长廊内容、设置“廉心墙”等方式,将廉洁文化多层次植入乡村生活空间,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有温度、有记忆、具有地域特色的“清廉村居”样板。二是注重宣传教育,把廉洁教育搬到“乡间地头”。各镇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组建廉洁文化宣传队,并指导有条件的村、社区组建廉洁文化宣传“小板凳”“小分队”等,结合周末文化广场、文化下乡活动、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开展“以歌唱廉”“以戏演廉”“以舞喻廉”“以影观廉”“以书咏廉”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和宣传廉洁文化,用“行走的课堂”送廉进基层,让广大党员群众潜移默化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三是注重家风建设,把公序良俗融入“日常生活”。联合党建、妇联、团委等力量,在各镇开展“最美家庭”“我的家风家训”“一封家书”“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发挥积极作用,将反对高价彩礼等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了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廉洁新风的良好氛围。(撰稿:方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