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萍(右一)和驻村队员入户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2年秋,我从高台县纪委监委机关来到高台县新坝镇西庄子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初来乍到,作为村里面孔生疏的年轻人,每走访一户手里都会被塞上“烧壳子”,推让之间消解了我初来的局促。八个月来,我记住了五十多公里路上的无数个弯弯绕绕,记住了常住花名册上每户人家的位置,记住了每个特殊家庭的急难愁盼……我渐渐适应了基层工作,深切感受到基层这本“无字之书”的分量与智慧。我愈发喜爱这大山脚下,它让我多了一些对基层工作的思考和领悟。
在基层,不妨做一只“土拨鼠”。我对土拨鼠喜爱源自于一次动物园游玩,它外形可爱,与人亲近,对未知事物总是保持好奇,还有难能可贵的“刨土精神”,有钻劲和韧劲。我把自己比作土拨鼠,在村里我习惯穿着打扮“土一点”,素颜马尾长衫是标配,两件防风衣穿过了秋冬春三个季节,这是我穿梭于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最实用的装备。在村里我调整为“讲土话”的语言模式,跟群众保持在同样的频道、同样的体系、同样的维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乡音土话”将生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政策知识,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感兴趣。在村里我热衷于学习“土方法”,秉承“空杯心态”甘当“小学生”,多向人民群众请教“取经”,在学习“土方法”的过程中弥补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钻研做好基层工作的诀窍。
在基层,要紧盯铲除“微腐败”。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与基层“微腐败”坚决斗争,我义不容辞。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做好表率,坚决抵制帮扶工作中出现吃拿卡要、贪污挪用、虚报冒领、雁过拔毛等腐化问题,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时刻提醒身边的干部保持廉洁自律。在日常的走村入户中,我不忘宣传纪委的监督范围和举报方式,让群众感受到纪委就在身边保驾护航。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将低保、养老、医疗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及重大事项公示出来,真正做到“村里诸事皆见阳光”,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尽管我的工作重点变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但我始终未忘记“纪检监察为人民”的使命。
在基层,发展经济是“重头戏”。除了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加强帮扶资产后续管理,我更关注本村集体经济失败的案例。2013年本村合作的甜玉米种植公司破产无法兑付农户种植款,村级负债大部分来源于向金融机构贷款,自此“小村大债”难以化解,成为了本村发展的“拦路虎”。想方设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盘活闲置资源、带动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结合本村实际我认识到,一是“村企合作”固然是发展好路子,但选择与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合作极其重要;二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到位,必须避免集体资产因签订长期承包合同而无法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造成集体资产流失;三是作为村干部,要坚决破除“等、靠、要”思想,拓宽思路、长远谋划,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在基层工作,乡间小路的泥土味、父老乡亲的人情味,让我摆脱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收获了很多书本上不曾讲到的知识。从走出校门的青涩,到扎根基层、逐渐熟悉基层后的充实,再到结交农民朋友后的踏实,基层的历练、群众的情感使我获得了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力量。基层工作任重道远,云层渐开,苍穹稍亮,我只需做好四五月的事情,不去想八九月的硕果,因为我知道,根扎愈深,枝叶愈茂。(高台县纪委监委驻村干部 刘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