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集体经济好了,水费、医疗保险村上都补助,我们65岁以上老人每天免费供应半斤牛奶、年底还给老人发800元补助,孙子上大学村上也有补助......”巷道镇东联村村民老胡喜笑颜开。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监督。近年来,该镇通过“镇纪委、廉情联系督导组、派驻纪检监察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四级监督模式和“事前建防线、事中定准线、事后拉红线、互联网+”三线一网的具体监督措施,不断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督促各村通过微信群、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村务公开栏等线上公示与线下公开相结合的模式,把“三资”清查结果及时向党员群众公示公开。通过监督发现“三资”管理中的漏洞,督促相关职能站所修订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村社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建立监督工作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挂账销号”管理,紧盯责任落实,全面整改、追踪问效,有效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有序,实现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在阳光下运行。
在现有合作社邀请专业会计,规范财务运行的基础上,积极调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合作社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形成以镇纪委、农经站、专业会计、村务监督委员会、合作社监事会为主的镇级加村级的“2+3”监督模式,督促合作社对重大事项、红利情况、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等及时进行公示公开,保障“股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力”。今年以来,共排查出村三资风险点32个,发现督促整改问题13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农村集体“三资”监督工作为抓手,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该镇纪委负责人表示。(撰稿:赵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