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开展村‘三资’监督感觉像‘老虎吃天、没处下手’,今天跟着镇纪委、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三资’交叉检查,让我感觉工作有了抓手,也会干了。”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朱建磊说道。
“如何有效发挥村监委会作用”这一难题?今年以来,巷道镇纪委积极探索建立“镇纪委监督+片区监督+村级监督”片区协作模式,整合镇财政所、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民政、社保等职能站所和镇纪委委员、村监委会主任及其成员、村级纪检监察员等监督力量,划分若干监督协作片区,由镇纪委书记、镇纪委委员、纪检专干分组负责管理,开展联合监督、交叉监督,构建镇党委统一领导、镇纪委直接指导、业务骨干一线督导、村级监督力量全员参与的镇村一体化监督格局。
该镇纪委进一步梳理村务监督委会的职责和清单,实行村监委会例会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廉情收集月走访制度,村监委会廉情信息“三级六步”处理模式(“三级”即将问题分为普通、困难、疑难三个等级;“五步”即查找核实、分类建档、协调商议、销账回复、公开公示五个步骤),逐步破解村级监督力量分散、监督力量弱和“人情难”等问题,进一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工作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在涉及村集体‘三资’专项监督中,抽调部分年龄较轻,对村级事务熟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与监督工作,使监督从‘单兵出击’走向‘兵团作战’。”该镇纪委负责人介绍,通过片区协作监督,促进村监委会主任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交叉监督也破解了村务监督“不敢为”的难题,有效突破“最后一公里”监督障碍,打通了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多方配合协作,进一步凝聚监督合力,打造出一支愿监督、敢监督、会监督的基层监督队伍,着力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纪委,实现基层监督有形有效。”镇纪委负责人表示。(撰稿: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