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杨家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4-04-07 14∶40

陕西神木,窟野河畔,有一座麟州故城。这里是杨家将的故乡,当地百姓出于对杨家将的尊崇,世代将这座城称为“杨家城”。而今,杨家城已是一片遗址,徜徉其中,仍能为杨家将的忠义所感动,为百姓朴素的爱所感动。

1 杨家将出自麟州,为国分忧血洒边疆

中华大地,古城如满天星斗。

这座古城,是一座被当地老百姓命名的城。千百年来,周边的百姓固执地把这座原本叫作麟州的城池称为杨家城,杨家城的名字写进了史志,得到了官方承认。

这座古城,是一座见证忠义与担当的城。从这座城里走出的杨家将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留下了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故事,代代传颂。

从陕西省神木市城区出发,沿窟野河溯流北上约15公里,只见一片陡峻山梁之巅,有一座早已废弃的城池,虽历经一千多年的兵燹和风雨,城墙轮廓仍在。

这就是杨家将的老家——杨家城。

其实,北宋之前,这座城并不叫杨家城。据史料记载,杨家城原为新秦堡,唐天宝元年(742年),唐朝正式在原有的古堡上建置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三县。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麟州因此接近契丹掌控的区域,境内汇聚了多个族群。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家将逐渐崛起。为了应对契丹对麟州的威胁,当地人杨信“自为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不同政权。从杨信开始,其子杨重训、孙杨光扆三代接连镇守麟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有明确记载:“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信卒,子重训嗣。”

北宋建立之后,北部边疆除了有来自契丹的强大压力外,西北部的西夏也不容小觑。由于宋夏对立,麟州更加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当北宋朝廷准备放弃麟州时,欧阳修曾上奏朝廷,提出诚恳建议,麟州“城壁坚完,地形高峻,乃是天设之险,可守而不可攻”,“今议麟州者,存之则困河东,弃之则失河外,若欲两全而不失,莫若择一土豪,委之自守”,“所谓土豪者,乃其材勇独出一方,威名既著,敌所畏服,又能谙敌情伪,凡于战守,不至乖谋”。

当时的麟州,处于对抗西夏的最前线。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留题麟州》亦可为证:“宣恩来到极西州,城下羌山隔一流。不见耕桑见烽火,愿封丞相富人侯。”“极西州”就充分说明杨家城是北宋最西的边关。

在杨信、杨重训、杨光扆三代镇守麟州、保境安民的同时,青年时期离开麟州的杨信的另一个儿子杨业、杨业之子杨延昭等在抗辽前线英勇杀敌,赢得了杨家将“忠勇无敌”的称号。

杨业本名杨重贵,是杨信的长子。《宋史·杨业传》记载:“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时,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杨信派少年便有大志的杨业到太原事刘崇,改姓刘。刘崇日后建立了以太原为中心的北汉政权,这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且是唯一位于北方者。

杨业在北汉时即屡建战功,骁勇无比。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率军队攻北汉,北汉灭亡,杨业归宋,复姓杨。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拜代州刺史。当契丹入侵雁门时,杨业率兵迎敌,捉其驸马肖咄李。自此契丹一见到杨字的旌旗便撤退,时号“杨无敌”。

燕云十六州掌控在契丹人手中,始终令北宋如芒在背。北宋朝廷甚至考虑过用赎买的方式重新获得燕云十六州。雍熙三年(986年),北宋朝廷认为可以利用契丹内部的矛盾,主动出击,夺得燕云十六州,这便是北宋历史上的“雍熙北伐”。北伐军分为三路,其中西路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监军为王侁。由于潘美误判形势、王侁威逼杨业出战,杨业最终战败,在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北)被俘,绝食三日而死。杨业死前痛感“上遇我厚,期捍边破贼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杨业之子杨延昭,守卫边关二十多年,亦善战,屡败契丹,称为名将。杨延昭之子杨文广,范仲淹宣抚陕西时对其颇为赏识,予以提拔,杨文广西征南战,晚年又回到抗辽前线,平生战功显赫。

2 杨家城虽成遗址,悠悠往事历历在目

以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为代表的杨家将在北宋时期已经为众人所知。杨业的侄孙杨琪逝世后,一代文豪欧阳修为其撰写墓志铭。

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记录了一个简洁的杨家谱系:“君讳琪,字宝臣,姓杨氏,麟州新秦人也。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而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其曾祖讳弘信,为州刺史。祖讳重勋,又为防御使。太祖时,为置建宁军于麟州,以重勋为留后,后召以为宿州刺史、保静军节度使,卒赠侍中。父讳光扆,以西头供奉官监麟州军马,卒于官。君其长子也。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值得一提的是,据欧阳修记载,杨琪虽然出生在世代以武见长的杨家,却“独好儒学,读书史”,所任官职供备库副使也是文官,可以说到杨琪这一代,其家族开始了由武到文的转变。

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的最后,赞扬了杨琪的家族:“杨世初微自河西,弯弓驰马耀边陲。桓桓侍中国屏毗,太师防御杰然奇,名声累世在羌夷……”

据清道光版《神木县志》记载,由于杨家三代守卫麟州和杨家将威名远扬等原因,使得麟州城从宋代开始就在老百姓的口中演变为杨家城了。此后,杨家城时兴时废,至明正统八年(1443年),今神木城兴建后,杨家城彻底废弃。

杨家城废弃几百年来,虽然由于自然及人为毁损,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但仍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2019年以来,神木市全面启动杨家城保护建设工作,大力挖掘杨家将文化,在考古勘探发掘、文物保护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展示项目实施等方面积极作为,一座文旅融合发展的杨家城遗址景区已初具规模。

前不久,笔者再次探访了杨家城。

沿着新建的水泥道路盘山而上,依然高耸的杨家城东城墙出现在眼前,从一个豁口进入东城,来到一个被称为将军山的小山包上,只见一座将军祠立于山头,有正殿、东西厢房。走进祠内,三尊塑像栩栩如生,分别为杨信、杨业、杨重训。

据介绍,将军山上在北宋时就有纪念杨家将的将军庙。宋绍圣五年(1098年),一个叫冯惟寅的人撰写了将军庙碑文,碑文说:“郡东北隅,旧有神庙,渺不知何年建,但有小碑,略言其神迹云:康定中,西人背和,且犯吾境,此现神物若指挥益兵状,西人大恐,黎明遁去。不纪建造月日,至今号为‘将军山’,是其事也。”这说明杨家将在当时就被饱经战乱、渴望和平的人们神化了。

来到被当地百姓称为“打井畔”的地方,两座亭子下各有一眼古井。相传,庆历初年,李元昊率军数万长期围困麟州城,致城内二万军民缺水,以致黄金一两易水一杯。无奈,守城将领率众夜以继日凿井两口,深度直抵河底。现井虽淤积,但井口犹在,成为杨家城的一大景观。

据考古人员的调查、钻探,杨家城遗址由东城、西城、内城(俗称紫锦城)、北城四个部分组成,这四座城池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杨家城城内面积约70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现了不少砖瓦、瓷器、铁器等,还有多处保存较好的建筑遗址。

登临城墙最高处,站在被认为是宋时建有红楼的地方极目远眺,从一旁穿过古城的明长城逶迤而去,城下见证胡骑汉兵逐鹿的窟野河水依然在流淌,西岸的神木滨河新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再看空空如也的杨家城内,遥想当年二万军民共同在此生活、战斗的场面,千年岁月匆匆而过。早已荡然无存的红楼让今日的游客感慨良久,也曾让北宋名臣文彦博为其专门赋诗,此诗名为《忆红楼》:“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曾见兵锋逾白草,偶题诗句在红楼。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

文彦博曾奉命巡察边疆,来到麟州,在高高的城池上久久驻留。他曾见边疆将士们手中的刀枪剑戟,其锋利的光芒竟比冬日的荒草还要令人感到寒冷。在红楼上,他曾题写诗句,如今麟州官员将昔日的诗句刻在石碑上,送来了拓本,他只好厚颜感谢麟州官员的一片好意。

3 老百姓念念不忘,忠义精神感动人心

据记载,由于杨家城是当年宋、辽、西夏、金的必争之地,城下发生的战争达几十次之多,城池虽多次有惊无险,但也被西夏、金几度攻陷、占领。

考古人员从城内采集到的不少西夏、金代遗物就是证明。而在遗址中大量散落的钱币、瓷片以及宫殿地面上的草木灰等火烧痕迹,更说明战火对杨家城造成了严重破坏。

杨家城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在百姓心中仍然固若金汤,只因它与杨家将的紧密关系。

出于对杨家将的热爱和崇敬,千百年来,老百姓固执地把这座原本叫作麟州的城池称为杨家城。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家城就是对杨家将最好的纪念,那残留的古城墙,分明就是一座无字的纪念碑。

杨家城及周边的一些事物,在当地百姓的信念中也被认为与杨家将有紧密关系。

一位村民告诉笔者:杨家城对面的山崖上,有个挂甲洞,传说是杨六郎挂盔甲的地方;对面的山为草垛山,是杨家将囤积粮草的地方;城东北十公里处有一座叫黄羊城的古城,也叫王娘城,传说是杨业妻折氏驻军的地方。

在东城遗址不远处,一棵古柏分五杈而长,状若手掌,枝叶荫翳如盖,下有一碑,上写“杨业手植五指柏”,相传是杨业弱冠时离开故土麟州时亲手栽植,寓根留麟州、树在人安之意。多少年来,当地百姓视之为神树,祈保一方平安。

人民心中有杆秤,在老百姓的家传户诵中,忠奸善恶早已分明。

千百年来,基于对杨家将的强烈感情,历代文人一次次在史实的基础上对杨家将故事进行加工、演绎,再经过老百姓的代代相传,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故事妇孺皆知、千古流芳。

对于中国俗文学有精深研究的郑振铎先生曾说:“中国社会中,北宋杨家将与唐之秦琼、尉迟恭、薛仁贵,汉之关羽、张飞有同样的权威,他们的故事是最为一般民众所喜欢歌唱传说的。”百姓的喜欢,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契合自己的世界观,他们的大忠大义也正是百姓所向往、追求的。

史实与传说在杨家城交织。看到那一段段如杨家将群雕般的断壁残垣,人们关于杨家将的记忆就会被激活。(作者: 白亮)


主办单位:中共高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高台县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C) 2020-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1280*768及以上分辨率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备案:陇ICP备10200372号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