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加强基层监督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高台县纪委监委围绕做强基层监督这篇“大文章”,持续深化“县统筹抓镇促村”机制,压紧压实监督下沉责任链条,统筹用好县、镇、村三级监督力量,组织开展重大工作、重点事项联合监督和跨镇交叉检查活动,着力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靶心不准、“熟人”社会监督难题,持续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
增强基层监督力量
做强基层监督,关键在于整合基层监督资源,实现监督力量下沉、监督责任下压、监督重心下移,有效打通基层监督“末梢神经”。
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管理、片区协作”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建立“纪委常委、监委委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纪委”的片区协作工作模式,探索实行“室组”一体化运行、“双组长”负责制,将全县9个镇划分为3个片区,对各片区人员统筹使用,并采取“老人+新人”“监督熟手+办案能手”等方式协同开展工作,推动乡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把分散在基层的“点”串联成“线”,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在监督村级重大资金、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我们积极探索交叉监督、轮换监督、联合监督机制,有效破解同级同村监督难问题。”高台县黑泉镇纪委书记说。
“‘纪法讲堂’干货满满,贴近工作实际,授课人员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讲解到位,对我们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不久,高台县纪委监委举办的“纪法讲堂”再次开讲。针对业务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等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组织专题培训、跟案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让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同时,采取“一季度一例会、一小结”方式,对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点评,汇总、分析研判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及时协调解决困难,指导开展工作,达到以干代训的目的。
推动监督下沉落地
“该商铺已经闲置半年了,集体的资产没有盘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损害的是集体的利益……”不久前,高台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三资”领域专项监督时发现该镇某村的村集体店面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随后,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镇”联动机制,立即对此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对该村负责人进行约谈。
将监督向下延伸,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县纪委监委分层分类拟制职责清单、监督清单、制度清单,逐级绘出基层监督“作战图”,通过不定期下发工作提示、组织汇报工作、开展监督检查、进行情况通报等方式,推动基层监督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坚持全覆盖监督、靶向化治理,实施“一事一延伸”,强化纵横联动、全面融合。县纪委监委紧盯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运用“室组镇”联动机制,开展多频次、常态化的监督检查,鼓励各镇纪委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持续改进方式方法,采取“N”种措施有效延伸监督触角,靶向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从严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深化监督治理融合
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既要解决“治标”问题,又要努力实现“治本”。县纪委监委深刻总结和提炼基层监督的规律特点,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完善机制、规范权力,由点及面推动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
“我们采取制发工作提示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全面梳理乡村振兴领域存在的监管薄弱点和岗位风险点,督促农业农村局等责任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更好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加强小型工程建设项目监管。”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针对查办案件和监督检查中暴露出的“四议两公开”落实不到位、“一肩挑”干部“一言堂”等问题,高台县纪委监委采取制发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醒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责任单位完善村集体“三资”管理、小型工程建设项目监管、村(社区)小微权力运行等制度,确保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据了解,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8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醒函316份,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查找短板漏洞、健全长效机制17项。同时,建立归口管理、公开送达、跟踪回访、监督检查、追责问责的“五位一体”机制,规范流程、精准施策,切实发挥“发出一份,解决一批,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
“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片区协作区运行机制、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片区协作运行质效,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一盘棋’监督格局,不断把基层监督做深做细做强。”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撰稿:雷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