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真不应该,初衷就是打算为群众办事,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却违反了纪律,也寒了群众的心……”近日,宣化镇纪委在开展立案谈话时,某村党支部书记懊悔不已。
不久前,宣化镇纪委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该村玉米制种预付款发放存在问题。镇纪委工作人员随即对玉米制种合同、地亩面积册、预付款发放名册进行逐一核查。
随着核查的逐步深入,该村额外收取的玉米制种服务费未存入村集体账户的问题线索浮出水面。随后,该名村干部被立案审查调查。
今年以来,宣化镇纪委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为切入点,聚焦村集体资金使用、资源管理、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高质量规范化运行。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查阅账目、明察暗访等方式,深挖彻查虚报冒领、侵占挪用、违规处置等“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该镇纪委负责人介绍,共排查发现村集体收入不及时入账、土地流转金未及时兑付等问题6个。
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该镇纪委通过工作提醒、发函督办等形式,督促整改问题3个,挽回村集体资金损失3.1万元,追回涉及群众利益资金1.5万元。
“下一步,将坚持靶向发力、标本兼治,压紧压实职能单位监管责任,把‘小切口’引向大纵深,从源头上铲除‘三资’领域‘微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宣化镇纪委书记表示。(撰稿:田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