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开深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0-12-23 11∶07

给校长妈妈张桂梅的信

res01_attpic_brief.jpg

长年累月的工作,使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各种疾病已经让她无法继续站在讲堂授课。但张桂梅依旧每天坚持在学校做着各种教学服务工作。图为张桂梅在教室里检查学生上课情况。新华社发(陈欣波 摄)

敬爱的张老师:

时间好像流沙,总是在悄无声息中流逝。回首在女高的日子,三年是如此短暂。挥手间,大家各奔东西,而女高将会是我们青春中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

三年前,对未来一脸迷茫的我踏进了女高,认识了您,或许我的人生轨迹在那一刻就已改变。感谢有女高这样一所学校,让我们的梦想能够实现,教导我们学会做人、感恩。

这三年,最感谢的人就是您。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您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早上,您总是最早起床,为我们打开教学楼里的灯;晨读,您会一间间教室去看;上课,会每节课来查课;夜深了,还打着微弱的手电穿梭在教学楼里,检查着每一层楼。“姑娘们起床啦”“姑娘们早读啦”“姑娘们休息啦”“晚安”……现在回想起来依然亲切熟悉。

那时候日子是苦的,精神是满的。学校像是家,老师像父母,同学像战友。毕业了,生活不用再以秒计算时间,却格外怀念——怀念坐在一尘不染的楼道里认真读书的日子;怀念听到铃声就疯狂冲向食堂的快乐;怀念大家一起唱的《红梅赞》。

女高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给予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您和各位老师用爱与责任为我们铸魂塑形,刚强、勤敏、宽厚、慈惠、知礼、质朴的校训使我受益终生。现在每每回想起母校,心中总会燃起满满的自豪。谢谢您,改变了我的一生。

您的学生:李琳琳(化名)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她的先进事迹。

63岁的张桂梅,坚守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

张桂梅没有孩子,但有1000多个孩子都叫她“妈妈”。这封信是她的学生写给她的。

“直面热土时,心里不愧”

在华坪女高的女孩们心中,张桂梅就是一支照亮她们前路的蜡烛。

黄付燕是第一届毕业生,转眼已经12年了。每年高考时,她都会很感慨:“如果当年没有读书,我会在哪里?是不是会匆匆嫁人,背着孩子,一辈子走不出贫穷的山村?”

如果不是学费全免的女高,她大概会成为“失学女孩”——父母都是农民,哥哥患病需要治疗,家里根本没有余力供她上学。读书时,她常为了省钱不吃晚饭。张桂梅注意到后开始资助她,告诉她:“不管家里有什么困难。你在学校,至少你得吃饭,你得学习。”

毕业那天,张桂梅站在门口,送每一个人走出校门。黄付燕至今仍忘不了那一幕:“有同学和她拥抱,有同学大哭。张老师说,希望你们走出校门后就不要回来。我不记得当时有没有哭,只记得当时心想,不管老师会不会责怪,以后我还是会回来。”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着和黄付燕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12年来,丽江市贫困山区许多初中毕业的女孩,都走进了华坪女高的学堂,1804名山里的女孩圆了大学梦。今年高考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了一本。

张桂梅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如今疾病缠身的她,依然坚持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不愿让学生觉得贫困是一种压力,她从不称呼她们为“山区贫困女孩”,而是“山里的女孩”。甚至此次记者采访过程中,想要通过她联系女高的学生,她都反复叮嘱,对学生的信息一定注意严格保密。

是什么支撑着张桂梅一路走来?张桂梅说:“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阵地都不会丢掉”

1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的发布仪式。张桂梅和她的同事、学生们来到现场,分享了他们与华坪女高的故事。

很多人也许难以想象,在大山深处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究竟意味着要付出什么。女高成立之初,简陋的办学条件,高负荷的工作节奏,让很多老师、学生打了退堂鼓。不到半年时间,第一批进校的17名老师中,有9人相继辞职,学生也有6名退学。

眼看学校快要办不下去,这一天,张桂梅在翻看最后留下的8位老师的资料时,突然眼前一亮:8位老师,竟然有6位是共产党员!

这就是希望!

她把党员们召集起来,讲了学校的困难,然后说:“我们有6个党员,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阵地都不会丢掉!”

张桂梅带领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当说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她哭了,后边的声音也全是哭声。在这样的精神之下,学校熬过了最难的时间,翻开了崭新一页。

在华坪女高,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五分钟洗漱,一分钟课间操列队,十分钟吃午饭。学生出入教学楼、去食堂、回宿舍,一路都是小跑。老师每天跟学生们一起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休息……学校苦办、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张桂梅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点一滴将勤奋、努力的品格灌输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有人说张桂梅苛刻,其实张桂梅比谁都更心疼孩子们,但是她又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读书和考大学对于山区女孩的意义。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很重要的工作。“我们走到山里,张老师看见百姓还穿着单衣,就会立即脱下自己的外套送给他们;看到学生家里房子不好,就会花自己的钱给学生家修房子;看见山里百姓吃水难,就自己出钱给他们打水窖……”节目现场,华坪女高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着说着,哽咽了。他清楚地记得,家访的路上,张桂梅坐过拖拉机,坐过摩托,甚至骑过马、摔断过肋骨。

教师马海至今念念不忘一个场景:2009年秋,他陪张桂梅去家访。走访完大多数学生后,还剩一名家住大山深处的学生。当时天色已晚,要坐拖拉机进山里,考虑到张老师身体不好,马海就让张老师先回去,自己和其他人进峡谷去家访。等马海他们一路颠簸返回,已是后半夜。一出峡谷口,只见张老师提着电瓶灯,站在原处等着马海他们,一问,她已站了五六个小时。马海说,当时感觉那盏灯格外明亮,无论多久都会亮在他的心里。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在华坪女高,除了飘扬着的五星红旗,还有一面鲜红的党旗。

“女高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的后盾。”张桂梅说,各级党委政府对女高关爱有加,当地为女高解决了教师编制,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全额拨款。在女高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捐款记录。“学生们每天经过这条‘爱心长廊’,会记住得到的帮助。”

张桂梅把党的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教育育人,实行红色教育统领校园文化的教学模式。“写入党申请书时,我写了一句话:‘我要做焦裕禄式的人’。榜样和革命先烈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把这些也都带给了我的学生们。”

张桂梅带着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学《党章》、看《焦裕禄》、讲革命英雄故事,唱《英雄赞歌》《红梅赞》……爱国情操、革命精神、红色基因融入了孩子们的血液,凝聚为“刚强、勤敏、宽厚、慈惠、知礼、质朴”的女高精神,让女子高中有了“主心骨”。

从这里筑起的青春之红,成了这些孩子抹不去的信仰底色。

“张老师,我们要去西藏当兵了。”

今年9月,张桂梅接到两名学生的电话,得知她们相约去西藏当兵。

发布会现场,张桂梅讲述她们的故事时,既自豪又不舍:“我确实有些舍不得,问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她们说,是你告诉我们,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上哪里去。”

在现场,华坪女高的毕业生们送给张桂梅一个特殊“礼物”——身处天南海北的她们,集体为“张妈妈”录制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毕业生苏敏,现在是一名医生;周云翠,是一名小学教师;肖潇,在法院工作;李欣坪,是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看着这些因为她而成为各领域人才的女孩们,齐齐说出那句“张妈妈,我们爱您”时,张桂梅落泪了。

舞台上,已经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毕业生陈法羽动情地说:“我们教学楼上写着一句话——‘让梦想飞越大山’,那会儿其实每天我都可以看到那句话,但是我并不知道大山外面是什么。当我高中毕业第一次离开县城、第一次穿上这身警服的时候,我才知道如果没有张老师一天天的陪伴,就没有今天的我。”

张桂梅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愿望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看着眼前这一张张青春的面孔,谁还能想到,她们曾经都是有可能辍学的山区女孩?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这是张桂梅最爱唱的《红梅赞》。红梅花,不惧严寒冰霜。而梅花盛放,也正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郝思斯)

主办单位:中共高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高台县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C) 2020-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1280*768及以上分辨率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备案:陇ICP备10200372号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515号